当前位置:笔趣文学网>历史小说>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第232章 基层也不躺平,邓艾成神之路(下)

第232章 基层也不躺平,邓艾成神之路(下) (1 / 5)

邓艾在自己的上奏之中提出来了具体的实行方案。

他提出来的这两点是有很大的实际支撑的。

首先第一点兴修水利是因为东南大片土地本身就是肥沃,但是很不幸的是那里的水利很差。

所以才导致了东南的农产量一直上不去,俗话说得好嘛,水少产量低。

为此他还直接写下来了一篇《济河论》去支撑他的观点。

然后再第二点上,他直接开始给自家的顶头上司,太尉司马懿算账了。

“太尉啊,咱们往前面捋一捋啊。

从最开始平定黄巾余孽的时候开始算吧,毕竟太早了就闲的我不要脸了。

当年太祖平定黄巾余部征战中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第一次正式屯田了,那个时候是在许昌屯田。

但是现在不同于当年了,那个时候我们的战略重心是中原。

可是现在我们北方已经大定了,战事集中在淮南和关中雍凉这一带。

其中我们对阵吴国的时候就有一件很尴尬的事情了。

那就是我们要押送粮草去前线,我们只能从许昌送粮草,这里面的距离并不近啊。

单单是运送这点粮草就要占据小半的兵马,劳役是很严重的。

所以我们现在想要改变这个现象就只能换一个屯田之地了。

首先就是将许昌屯田之地变一变,变成陈县和蔡县之间,在这里屯田可以减少很大的麻烦。

而且我们也不需要太过于麻烦改变现在的情况,不需要付出太多。

我们只需要做到几点就可以了。

第一,减少许昌的屯田数量,然后让这些人去东南一线。

这样就可以节省出来很多的资源和物资了,包括但不限于屯田兵马,屯田百姓,还有屯田的农具和耕牛了。

第二,引水东下,让黄河之水进入颍水之中。

直接开凿水利,运送和灌溉都非常的方便。

第三,每五里设置一座军屯营,也不需要太多人,六十人足以。

这一段总共也就是四百里,加在一起也不过就是八十来座答应,不足五千人就可以做到边守护地方边屯田种植。

第四,把淮河还有百尺河都拓宽,这样就可以直接开始漕运了。

第五,把淮河流域再挖三百里的水渠,直接用于灌溉,这样最少可以多出两万顷的良田不说,还可以将淮南淮北连成一片。”

司马懿看到了邓艾的计划之后沉默了许久,恐怕他也再思索一件事情。

这么大的工程,你是怎么舔着脸说闹出来的动静儿不大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