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网>都市小说>1950香江大亨>第六章 家人

第六章 家人 (1 / 5)

刘昌华自以为画了个大饼就能让十九岁的苏敬贤感恩戴德,却不知道此时的苏敬贤连他探长的职位都不感兴趣,更遑论区区一个探目。

做港府的警察哪有做一名爱国华商活的命长?

苏敬贤回家后躺在自家床上,双手枕在后脑勺,望着屋顶顶棚怔怔出神。

他在思考有关报纸的规划。

坦白来说,苏敬贤并不是个志向崇高的文化人,他办报纸纯粹是为了赚钱。五十年代的香港报刊业虽然起步时间不久,但整套体系已经相当成熟,报社也知道什么样的新闻才能吸引读者眼球,所以现在不少报纸都打着新闻的旗号刊登一些风月轶事,就连所谓的时事大报也是如此,在一些当红花旦、名人身上挖掘新闻,无论真假,一经刊登当月报纸的销量定然会有所涨幅。

不过在苏敬贤看来,这些博眼球的手段并不高级,也就是这个年代的人法律意识淡薄,如果放在后世,报纸敢胡编乱造,分分钟被告到破产。

苏敬贤很清楚自己现在的短板,他并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大报在新闻时事上竞争,香港现在如大公报那样的报纸,特派记者就有几十位,遍布全国乃至其他国家,所以他打算另辟蹊径,从读者的黏度上和大报争抢读者。

抛开读者数量,一份报纸的销量好坏,最根本还在于读者的黏度。

伸了个懒腰,苏敬贤从床上起身,坐在一张和房间里其他陈旧摆设格格不入的崭新书桌前,拿着吸饱墨水的钢笔在白纸上书写勾画,自言自语道:“日占刚刚结束,一个抗击外敌、保家卫国的好故事一定最受市场欢迎,现在中国的新派武侠小说还没有兴起,不如让我来点燃这把火。”

在报纸上连载长篇小说,早就在苏敬贤的计划之中,但事实上这种连载的方式早在1882年sh的一家报纸上就已经出现,到了二十世纪初期很多报纸更是开设了连载专栏,如《官场现形记》、《南渡录演义》等小说都是在报纸上刊登发表,苏敬贤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不过有趣的是,几十年后今天的香港报刊业内,普遍认为新闻舆论才是报纸的阵地,刊登小说不应该是报纸的任务,要把有限的版面放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上面,所以大部分报纸都取消了连载专栏,就算偶有报纸开设连载专栏也抓不住重点,因为看到福尔摩斯这种侦探小说在国外受到欢迎,就盲目跟风连载侦探小说,连人物名都挪用西方那一套,读者没有共鸣,很快就因为销量太差而停刊。

所以经过这段时间的考察了解,苏敬贤敏锐的意识到在报纸上刊登连载取材于中国本土历史的新派武侠小说,一定可以吸引到一批读者。

他下笔飞快,上一世的苏敬贤本来就是武侠小说的爱好者,许多经典情节信手拈来,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整理出一份时代背景发生在大明朝的小说大纲。看了看窗外太阳还没落山,苏敬贤又提起笔继续进行人物和武功的创作设定,直到天色擦黑已经在七张白纸上写满了文字。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