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网>都市小说>重生之工业狂潮>第四十一章 焦头烂额李太顺

第四十一章 焦头烂额李太顺 (1 / 4)

李太顺是盘山本市人,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他本来应该分配到市经委的。但是当年诸事不顺,大学生分配受到影响,他就被安排进了市属企业电机厂,任工艺科科长,专业上倒是对口。

盘山电机厂建厂于七十年代中期,当时刚刚批准设立辽河油田勘探局,总部设在盘山,盘山也因油而兴,昔日的南大荒成为了石油城。当时盘山还是县级建制,和滨海县相似,城区几乎一半是油田的总部办公和家属区。

借力油田,当地发展起与采油业相关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电机厂最早就是从盘山县机械厂分离出来的电机维修组。从油田承揽故障电机的检修业务做起,不断扩大规模,进而发展成生产各类规格普通电机和特种电机的专业厂家,因产品适合市场需求,八十年代/销售形势火爆,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在城区内占地规模达到30亩,车床、磨床、冲床、钻床、液压机、线切割机、电焊机、检测设备等各类大小设备共计200多台。

李太顺刚赴任的时候,也曾雄心壮志,想发挥技术专长,改进工艺,带领干部职工创造更大效益。据说电机厂相当于县级单位,他一分配就是科级,也对得起他研究生的学历。

不成想的是,电机厂遭遇了三角债的危机,客户买走电机不给回款,自家也欠了铸件厂、拔丝厂等原料供应厂家一屁股债。厂办那边总有人来催债。老厂长为人义气,找到市经委主任帮忙,从银行贷了200万,付了一部分材料款,发了工人的工资,但生产陷入了停滞。老厂长求市领导帮他到油田要账,追回欠款,结果也不好使。连气带折腾,老厂长腰椎犯了病,卧床不起,干脆一生气辞去职务,在市经委挂了个虚职,连班都不上了。

市经委派了个中层干部来厂子任职,形势如此,谁来也没用,银行贷款已经超期了一年时间,已经发函准备封存企业设备资产。

李太顺来了几年,刚上任时激情满满,下车间、到一线,带领工人搞技改,一度相信能靠着手里的技术开创新局面。

现在却有苦难言。从去年起,厂里快一年了,每月只给员工发一半工资,工人们多数已经不来上班,有的开了电气修理部,有的到私营企业去打工。

新厂长陶胜宗来了不久,就提出对厂子实施改制,前不久去市经委做了汇报,他建议对厂子进行破产,然后出售。

其实陶胜宗有私心,管经销的副厂长唐海生是他表兄,破产后准备让唐海生把厂子买下来,变成私营企业,工人们能用就用,不用的就安排下岗。

陶胜宗本来要拉李太顺入伙,承诺改制后,还请李太顺负责技术工艺。不成想,李太顺发现了改制中的猫腻。

老厂长在去年组织进行过一次资产评估审计,当时库里入库的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价值570万元,设备评估1230万元,车间各种模具合计270万元。这些就有2000多万,还不算14000平的土地,9000多平的车间。可是在陶胜宗的操作下,破产清算后,售价只有346万元。难道厂房、设备一文不值?就算有不少欠款,但是也有应收账款,难道销售出去的产品就一笔勾没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