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网>科幻小说>世纪孤儿>第二章 隐形杀手

第二章 隐形杀手 (1 / 3)

2135年的圣诞节才刚过去,或许坐着9只驯鹿拉的雪橇的圣诞老人还没飞回格陵兰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环境署,就迫不及待地召开了标注着2136年度的第一次全球科学家联合大会。世界上一千多名掌握了最前端科学技术的学者共聚一堂,在一起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激烈讨论。

五十年后,那次会议被科学界称为“末日会议”,会议开始的日期,也被定为是地球末日来临的起始日。名称固然可怕,结果却颇有成效,诸多出席会议的科学家最后达成一致看法,承认导致太阳内部活动骤变的原因来自太阳外部:在太阳系的正中心,也就是与太阳垂直的下方,存在一个距离它7光年的坍缩空间,空间中隐藏着一个“暗星系”遗迹,直到今天才被人类发现。

天体物理学家们更愿意称那个神秘又可怕的杀手为“孤星系”,因为截止到末日会议召开时,人们也仅在那星系中发现了一颗已经死亡的恒星(如果用它曾经的名称称呼它更加形象)。通常意义上的星系,由数量众多的恒星以及围绕它们运动的行星组成,而许多行星又带有专属的卫星,比如地球的卫星月球,总之那是些热闹非凡的大家族。

科学家们之所以认定死亡孤星所在的空间曾经存在过星系,是由为它建立的数学模型、覆盖在它表面的宇宙尘埃,以及它所携带的微薄大气层内蕴含的气体,还有能随处找到的重力作用后留下的痕迹推算出来的。

尽管太阳诞生至今已高寿五十亿岁,比起如幽灵般盘踞在它下方的地狱来客,可谓相当年轻与稚嫩。

从分布在全球各地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传回的动态图片分析,孤星的年龄几乎与宇宙相当,也就是到现在为止,它的存在已超过了130亿年。

人们基本可以断定,太阳出现之前,孤星一定拥有过比它更加辉煌的历史,只可惜孤星质量太大,至少是太阳质量的10倍,以至过早消耗完了蕴藏于核心的氢能量,于是在内部引力的作用下开始收缩。

收缩意味核心温度的增高,当高到一定程度,由氦聚变成碳的反应被点燃,且非常剧烈。孤星表层稀薄的物质难以抵挡氦在燃烧时释放的压力,于是氦闪持续爆发,吞没了所有围绕它运行的行星以及行星携带的卫星,于是曾经的星系不复存在。然而也得益于孤星巨大的质量,它自身并未被氦闪摧毁,而是从恒星蜕变成红巨星,步入衰老期,等待死亡的来临。

假如孤星就这样再平静地度过十亿年,然后静悄悄死去,“太阳”这二字大概充其量就只能成为神话人物的名字,八大行星更不用提,地球人类不会生活在那个叫做地球的星球上,可能会在其他星球从猿进化成人,也可能压根就没机会出现。这一层,生物学家也不敢轻易下定论。

可也许正是从孤星膨胀成红巨星的时刻起,宇宙之神彰显了他创造新生命的神力:孤星上频繁爆发的氦闪抛出了一个巨大的星云团,富含氢分子与重元素的星云团远远飘出去,内部如燃爆般释放耀眼光芒,将它变成了长度足有几光年的巨大光球。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